本文目录一览:
李清照《永遇乐》
1、李清照的《永遇乐》原文及翻译如下:原文:落日熔金,暮云合璧,人在何处?染柳烟浓,吹梅笛怨,春意知几许?元宵佳节,融和天气,次第岂无风雨?来相召,香车宝马,谢他酒朋诗侣。中州盛日,闺门多暇,记得偏重三五。铺翠冠儿,捻金雪柳,簇带争济楚。如今憔悴,风鬟霜鬓,怕见夜间出去。
2、这首《永遇乐》可说正是运用了这种艺术辩证法,以往日的繁盛,写今日的衰败;以今日的憔悴,写往日的秀丽;以佳节的热闹,写个人的悲凉;以他人的欢笑,写自己的忧戚。这种委婉而含蓄的表现手法,是婉约派词人,尤其是李清照所擅长的重要手法之一。
3、李清照的《永遇乐》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、热爱祖国、主张抗金、反对苟且偷生、对统治者的用人不满的主人公形象,作者通过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,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。《永遇乐·落日熔金》宋·李清照 落日熔金,暮云合璧,人在何处。染柳烟浓,吹梅笛怨,春意知几许。
永遇乐元宵李清照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
赏析这首词虽写元夕,却一反常调,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,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。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,抒写离乱之后,愁苦寂寞的情怀。上阕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。下阕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,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。全词情景交融,跌宕有致。
不如向、帘儿底下,听人笑语。全文翻译:夕阳如金水般溶化,暮云如宝玉般合为一体,我如今身在哪里?新生的柳树如同绿烟般浓郁,笛曲《梅花落》中传出幽怨之声,春天的气息究竟有多少?这元宵佳节,天气和煦,谁知道会不会有风雨来临?朋友们驾车相邀,我却只能以婉言拒绝,因为内心充满愁绪。
全文翻译 落日金光灿灿,像熔化的金水一般,暮云色彩斑斓,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,景致如此美好,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?新生的柳树叶如绿烟点染,《梅花落》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,春天的气息已经显露。
永遇乐李清照原文及翻译如下:翻译:如今容颜憔悴,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,更怕在夜间出去。不如从帘儿地底下,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。“不如向、帘儿底下,听人笑语。
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,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。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,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。起始二句“落日熔金,暮云合璧”,写晚晴,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,意境开阔,色彩绚丽。
李清照的《永遇乐》赏析
1、结尾处,不如向、帘儿底下,听人笑语,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,与外界的热闹形成强烈反差。李清照的这首《永遇乐》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,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她深厚的家国之思,深深打动了后世无数读者,甚至影响了后世如辛弃疾和刘辰翁等文人。
2、李清照的《永遇乐》是一首描绘爱情的诗歌。诗歌通过叙述两位恋人在分别时表达的深情,表现了李清照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对永恒美好爱情的向往。其中,诗句“不须恨,自长吟,宁食无肉,莫饮粗茶”的凄楚气息,更是突出了她对纯粹爱情的追求。
3、李清照在南渡以后,“常怀京、洛旧事”(张端义《贵耳集》)。晚年流寓临安(今杭州)时,孤独寂寞,贫病交加,每逢节日,更加思亲忆旧,感慨万千。这首《永遇乐》通过元宵节的今昔对比,抒发故国之思和国破家亡饱经忧患后的愁苦情怀。上片写元宵盛况。
4、,词作鉴赏 (1)李清照的这首《永遇乐》当是作者流寓临安时所作。这首词虽写元夕,却一反常调,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,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